2016年好熟茶现状
栏目:熟茶密码 发布时间:2020-05-15
《纸上谈茶》写了十二篇,说的多是生茶,熟茶我一直没说起过,确实是熟茶比较难掌控,现在的熟茶也比较乱,各种概念满天飞,古树熟茶/传统工艺/大师发酵/离地发酵/木箱发酵/地板发酵/小分子水发酵/微生物发酵.....随便能说出一大堆,但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,市面上的熟茶我喝过很多,能喝得下去口腔干净身体舒适的熟茶还真不多见,好的熟茶真的不多见,但生茶不是这样的,好的生茶非常多,每个做茶的每个店每个茶厂都有很多经典好喝的生茶,据我所知,普洱茶熟茶的消耗量远大于生茶,我51普洱网多年的销售数据也证实70%左右的茶为熟茶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挂现象?带着这个问题,我问过很多专家、业者,原因很多,归纳起来大体有这几种。1,熟茶以大益等大厂为龙头,品质稳定,如7572,口感可以,性价比高,存放到后期会非常好喝。其他厂由于规模和品牌的认知度,没办法和大益等厂直接竞争,就只有做非常便宜和非常贵的熟茶,质量良莠不齐,以次充好比比皆是。2,熟茶需要陈放才好喝,包括7572也是,当年的都有口感缺陷,大益因为有往年的老茶作为佐证,推新茶就容易,其他品牌的熟茶很难推动,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研发,更不愿意建立仓储,好的

文章附图

《纸上谈茶》写了十二篇,说的多是生茶,熟茶我一直没说起过,确实是熟茶比较难掌控,现在的熟茶也比较乱,各种概念满天飞,古树熟茶/传统工艺/大师发酵/离地发酵/木箱发酵/地板发酵/小分子水发酵/微生物发酵.....随便能说出一大堆,但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,市面上的熟茶我喝过很多,能喝得下去口腔干净身体舒适的熟茶还真不多见,好的熟茶真的不多见,但生茶不是这样的,好的生茶非常多,每个做茶的每个店每个茶厂都有很多经典好喝的生茶,据我所知,普洱茶熟茶的消耗量远大于生茶,我51普洱网多年的销售数据也证实70%左右的茶为熟茶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挂现象?
带着这个问题,我问过很多专家、业者,原因很多,归纳起来大体有这几种。
1,熟茶以大益等大厂为龙头,品质稳定,如7572,口感可以,性价比高,存放到后期会非常好喝。其他厂由于规模和品牌的认知度,没办法和大益等厂直接竞争,就只有做非常便宜和非常贵的熟茶,质量良莠不齐,以次充好比比皆是。
2,熟茶需要陈放才好喝,包括7572也是,当年的都有口感缺陷,大益因为有往年的老茶作为佐证,推新茶就容易,其他品牌的熟茶很难推动,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研发,更不愿意建立仓储,好的熟茶自然也就少。
3,普通消费者大多喝不懂茶,高端生茶有庞大的发烧友群体,喝得懂也愿意掏钱买,熟茶就没有这样的基础,高端的熟茶也就很少人做,你看看很多二线厂家都是生茶数量远多于熟茶。高端做的人少,好的熟茶总量自然也就少很多。
4,普通消费者喝熟茶只是要喝茶,比水好喝就行,对成本敏感,导致大量的低端熟茶充斥市场,这些人玩的就是成本规模优势,根本不碰高端熟茶。
5,好的原料都拿去做生茶了,生茶周期短变现快,做出来就好喝。熟茶要好喝至少要1-2年,甚至更长,做熟茶变现周期长,生意人都不是很愿意大量投入,很多熟茶都是霉的、卖不掉的毛茶原料,没办法才拿去发酵做熟茶的,这种茶都不会太好。
6,古树生茶大多数人都喝不懂,发酵成熟茶更是没人能搞懂。你真的用一批古熟茶请大师发酵,成本高,消费者还搞不懂,这不是傻嘛,做的人自然就少。
7,为了缩短熟茶周期,熟茶发酵普遍偏熟。熟茶发酵走向偏熟也是为了适应快速消费,导致许多熟茶成了“快餐”式的普通茶品,偏熟茶汤透亮、口感香甜,但韵味不足,很难转化成好的熟茶。
......
事实上也是这样。经常有同行问我要高端熟茶,我多次把茶叶市场厂家仓库摸了一个底朝天,经典的好熟茶真的太少了,能看上的都是要上千一饼,有些大几千上万的熟茶我都没瞧上。熟茶究竟怎么了?
道不清理还乱的熟茶。
可喜的是,我们有很多同业在改变。
在茶山,我就见过不少人从鲜叶粗制管控,晒青要存放几个月甚至半年才渥堆,发酵堆子的味道就非常舒服,出堆的熟茶我们也有幸试饮,确实表现出彩。只可惜,量都不大,在他们的圈子就分光了,流向市场的基本很少。但假以时日,待他们准备充分,市场上好的熟茶就不再一茶难求。